《传统的激进》系列展览海报

News| 2015-03-26 14:58:15

作为平面设计最重要的基石,文字设计,包括了文字的语义(意义、内容与概念)、符号学(形式、风格与语言)和语法(应用、方法与媒介)。在中文中,“文字设计”被用来作为西方“Typography”的对应。

正如同费正清曾谈及的,如何从中国社会内部去寻找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这亦是我们所期待的。与层级清晰的拉丁字母文字体系不同,中国文字设计的真正基石与实践课题是一种西方模式无法简单移植的中文。除了中文语境这样一个独特母体,还因在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发轫之初,就已交织许多不同的矛盾与论争,并一直纠结至今——诸如传统文化之现代化(古与今)、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之西化(中与西)等。可以说,基于中文的文字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至今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空白。

中国的现代性在文字设计中何以萌发?我们基于实践语境与学科立场来重新审视这些文献,那些本来呈碎片状的证据被连接成一条条隐秘完整线索,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复杂而激动人心的宏大场景。不只是字体工匠的立场,还包括那些被遗忘的早期大师、那些混迹工商业中的美术工作者、那些余事做设计的文人,以及更多不为人知的证据。

在这一命题下,诸多要点被清理出来,诸如中文印刷字体的工业革命、美术字现代主义风格的自由生长、书法资源的激活与使用、社会转向中的视觉文化、独立文化出版的兴起、文字设计中的社会图景等。显然,中国自身久远的书法与文字传统在这个早期工业化时代与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字设计的激烈相遇,呈现出更多的方向与模式。在这一中国语境(Chinese Context)下的设计实践中,异于西文字母逻辑的中文,其本身既是设计的内容对象,同时往往也成为东方世界独特的创作范式与设计方法之源流。这种亚洲文化深处的艺术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闪烁的光辉,使我们有机会去探索一种蕴含东方智慧的设计观与方法论,一种从汉字的大地中生长出来的设计方法。

展览通过对20世纪现代中国字体设计的文献梳理和学理推演,首次从设计学科立场出发,形成一个小型但注重研究性的展览,呈现现代中国文字设计与中国现代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蒋华、周博

Context

Context

China Type

China Type